轻质隔墙板养护期存放与搬运规范
Click:25
轻质隔墙板在养护阶段是其强度形成与性能稳定的关键时期,需严格把控搬运、存放等各环节操作,避免因不当处理影响产品质量。具体规范要求如下:严控搬运频率与方式
养护期内的轻质隔墙板结构稳定性尚未完全成型,频繁搬运或受外力冲击易导致开裂、破损。因此,应尽量避免养护期间的挪动;若因特殊情况必须搬运,严禁采用人工抬运的方式,需借助叉车、堆高机等专业机械工具进行操作,减少对板体的外力损伤。
保障适宜的养护存放环境
轻质隔墙板生产完成后,需进入不少于 20 天的养护期,此阶段对存放环境的温湿度条件有明确要求,不可随意放置。在高温烈日环境下存放,会导致墙板两面受温不均、硬化速度差异过大,进而引发板面弯曲变形;若处于雨季或湿度较高的地区,需根据实际干燥情况适当延长养护周期,确保板体充分干燥,保障其物理性能达标。
采用正确的码放方式
墙板脱模后虽处于浆料初凝状态,具备一定基础强度,但远未达到使用强度标准,因此码放环节需格外注意。首先,码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,防止因地面不平导致板体受力失衡而变形,影响平整度。码放时通常采用垛堆形式,根据不同型号、规格的产品特性,每垛堆高一般控制在 2-3 米范围内,避免堆垛过高造成底层板体受压损坏。
做好垛底托盘铺垫处理
为便于后续出货搬运,同时保障堆垛稳定性,需在每垛墙板的底部预先放置托盘。选择托盘时需确保其质量合格、承重能力达标,且放置时必须保证托盘平整,与地面贴合紧密,防止因托盘倾斜或受力不均导致整垛墙板出现弯曲、倾斜等问题。